鲁迅墓是著名文学家鲁迅的墓地,位于中国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鲁迅公园西北角,占地1,600平方米,建成于1956年,同年鲁迅的遗体由万国公墓迁葬入该墓。 1961年3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鲁迅墓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7月,鲁迅墓的具体范围最终划定。它由上海鲁迅纪念馆维护。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鲁迅墓是著名文学家鲁迅的墓地,位于中国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鲁迅公园西北角,占地1,600平方米,建成于1956年,同年鲁迅的遗体由万国公墓迁葬入该墓。 1961年3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鲁迅墓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7月,鲁迅墓的具体范围最终划定。它由上海鲁迅纪念馆维护。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他的作品除了诗、散文、杂文之外,还有大量的外文翻译作品。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的寓所里逝世,并被安葬在上海万国公墓中,墓地选定在宋氏墓区的东首F区,编号为406—413穴位。原墓址上仅有一些低矮的土堆,1937年在土堆的北侧新建了一块高71.2厘米,顶宽31.5厘米,底宽58厘米的梯形水泥墓碑,墓碑上嵌有一块高38厘米、宽25厘米的鲁迅陶制雕像,上面刻有周海婴所书“鲁迅先生之墓”字样。抗日战争爆发后,万国公墓陷入无人看管的状态,鲁迅墓址旁的冬青树被拔走,墓碑遭到轻微损毁,不久后墓碑的损毁部分被内山完造出资修复。1939年,鲁迅墓遭到严重毁坏,墓碑上的陶制雕像被人为击碎。抗日战争胜利后,许广平设计了鲁迅墓墓碑的新样式。1946年10月,中华全国文协在上海举行鲁迅先生逝世10周年的纪念大会,与会者达到2000余人。第二天,约300余名社会各界人士前往鲁迅墓扫墓,周恩来与许广平在墓前各种植了一棵柏树。1947年,鲁迅墓的地表部分重新休整,原墓碑在被取出后横向埋在墓地右前方的土里,并在原处安放了新的墓碑。新墓碑为野山式花岗石碑,高97厘米,宽87厘米。碑面嵌黑石碑一块,高66厘米,宽60厘米。碑上镶瓷质烧制的“鲁迅先生遗像”,呈长椭园形,像下刻着周建人所书“鲁迅先生之墓,一八八一年九月二十五日生于绍兴,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卒于上海”的阴文金字碑文。此外,在墓的南侧新修建了3级花岗岩台阶,台阶上方摆放有供人祭奠用的3只石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