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新闻发布会3月31日举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贺之渊解读了“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装备”成果。国家电网团队首创了海上风电柔性直流构网送出技术,研制出百万千瓦级高经济性适海型柔性直流换流装备,换流装备功率密度提升37%, ...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在浙江省的下属单位,国网浙江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凭借其强大的技术积累与市场影响力,其在电力工程领域的创新成果备受瞩目。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在商标、专利等方面已取得不俗的表现,尤其是在高压电力设备的研发应用领域。
我国电力科技领域迎来历史性飞跃,一项关于量子传感技术的重大突破震撼发布。近日,世界首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量子电流传感器在昆柳龙直流工程的柳州换流站成功完成超过72小时的稳定运行测试。
4月9日消息,据报道,我国电力领域量子传感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世界首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量子电流传感器在昆柳龙直流工程柳州换流站成功投入运行超过72小时。 这项突破性成果由南方电网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等20余家单位历时1年半联合攻关完成,成功攻克了量子态调控、极端环境封装等世界级技术难题。 该传感器依托量子特性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在环境适应性方面,可在-40℃至+85℃ ...
我国的海岸线长、可利用海域面积广,在发展海上风电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在全球积极推进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海上风电发展速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新闻发布会现场,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贺之渊介绍了海上风电 ...
在现代城市交通中,地铁作为一种快捷而高效的出行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地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便显得尤为重要。近日,广东昂立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一项新的专利,名为“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地铁直流保护装置自动化测试系统”,引起了媒体及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这项专利的申请,无疑为地铁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设计往往让人一眼就能区分出快充与慢充的区别:七孔的小口代表着交流慢充,而九孔的大口则象征着直流快充。这两种充电方式不仅通过充电接口的数量和大小得以直观展现,更在其背后的电力传输原理上大相径庭。
“疆电入渝”特高压工程是在重庆落地的首条直流特高压工程,线路全长约2290千米,起于新疆哈密巴里坤换流站,终于重庆渝北换流站。投运后,该工程每年可向重庆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有效增强重庆电网保供能力。
4月7日,重庆市万州区长江边,“西电东送”重点工程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始跨江作业。据了解,这是西南地区首次应用大载重无人机参与特高压工程放线作业。 图为无人机降落在电力铁塔上。 姜 峰 林熙熙文 张 弛摄(影像中国) 《 ...
金融界2025年4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绿电直流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取得一项名为“基于直流微网的电动汽车移动快充系统”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22698321 U,申请日期为2024年7月。
“宁湘直流”原州区500MW集中式风电项目是“宁电入湘”的重要绿色能源基地,装机总容量500MW,拟安装69台单机容量6.7MW和8台单机容量5MW的风电机组,每台风电机组配备一台35kV箱变。同期新建张崖、上马泉110kV升压站各一座和原州330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