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是的,有个女速记员,真实身份是地下党员,她打入了国民政府高层,出席国民党高层无数次会议,负责速记,记录会议纪要。晚上下班回家之后,她经常会把当天的会议纪要,交给她的丈夫华明之(也是地下党员),然后转交给党组织。
京报网 on MSN1 天
音乐剧《速记员》:隐蔽战线的大女主传奇4月24日至27日,音乐剧《速记员》作为2025第九届天桥·华人春天艺术节的展演剧目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隐蔽战线英雄沈安娜的传奇故事在舞台上拉开序幕。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沈安娜潜伏敌营十四载的惊险与坚守,隐蔽战线中彼此见面不识却默默相互托举的英雄形 ...
京报网 on MSN23 小时
音乐剧《速记员》:以“去英雄化”方式重塑英雄形象在当代音乐剧创作中,如何将历史人物的真实性与艺术表达的现代性相融合,一直是创作者面临的挑战。历经四年打磨的音乐剧《速记员》3.0版本近日登台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以革命者沈安娜的潜伏生涯为蓝本,不仅突破了传统红色题材的叙事框架,更以音乐、表演与舞台设计的 ...
在红色女特工中,最为传奇也最为出色的要属沈安娜,她也被誉为是“按住蒋脉搏的人”。沈安娜在蒋身边潜伏14年,深得信任,从未暴露过身份,凭借着过耳不忘,一分钟速记200余字的能力,源源不断的向特科输送绝密情报。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音乐剧《速记员》4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该剧通过我党隐蔽战线工作者沈安娜的事迹,力求向当代观众展现英雄的磨炼与成长。 该剧导演谢昱缇介绍,音乐剧《速记员》主要讲述沈安娜潜伏敌营十四载,在国民党高层会议上担任速记员,凭借非凡勇气与智慧传递大量关键情报的传奇故事。
1932年,一位十九岁的小姑娘为了逃离包办婚姻来到上海。她以每分钟两百字的惊人速度,成为了一名速记员。整整十四年,她打入敌人内部,把珍贵的情报源源不断地记录和传递给了党中央,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鲜为人知的贡献。她,就是沈安娜。
来自MSN1 个月
起源于速记的一种字体,实用价值逐渐退化,成为被人欣赏的玩物提起速记,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会非常陌生,因为录音笔大大减轻了这方面的困扰,可以让会场中的记录变得简单而高效。然而,在古代,在没有录音 ...
《速记员》的最大突破在于对革命者形象的“去英雄化”重塑。主创团队没有刻意渲染沈安娜的“超人”特质,而是聚焦于她作为普通人的脆弱与挣扎。在导演谢昱缇看来,沈安娜的“高光时刻”并非来自天赋异禀,而是源于“痛苦与艰辛中的磨炼”。剧中通过《这一路有多长》等歌 ...
4月24日晚,音乐剧《速记员》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小剧场上演。这部讲述红色女情报员沈安娜传奇人生的作品,背后是编剧、作词、作曲张然和整个 ...
上观新闻 on MSN13 天
郑玥:成为“沈安娜”这一路有多长“沈安娜在剧中一步步变得成熟而强大,她百折不挠的精神无形中激励着我克服困难。”4月12日、13日,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学生郑玥在兰心大戏院演绎《速记员》沈安娜一角,“从沈安娜的19岁演到34岁,充满挑战。” 《速记员》 出自书香门第的沈安娜从小练就一手漂亮的毛笔字。1935年,年仅20岁的沈安娜作为速记员打入国民党内部,获取大量国民党反共情报。整整14年,沈安娜过着行走在刀尖上的生活。 为更好理解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