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北京大学韩济生院士通过视频致辞,盛赞乌什县“以历史遗产为基、以中医创新为翼”的实践模式。他表示:“乌什将烽燧遗址与针灸文化结合,为全球针灸传播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
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技艺,历史悠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鼻祖皇甫谧,诞生于文化底蕴深厚的灵台,他撰写的《针灸甲乙经》更是成为后世医学典范。
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一项关于电针(Electroacupuncture, ...
在启动仪式现场,还有一位特殊客人,来自意大利的Riccado先生。他在三年前不幸中风,在当地反复治疗无果的情况下,通过朋友找到了李灵成,并专门飞来中国接受治疗。第一次扎针后不到几分钟,蜷曲的手掌松软地张开了,并能下地缓慢挪动,这让他震惊不已;而在经过 ...
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患者经常会看到一位中亚面孔的“洋医生”。他是南京中医药大学2023级针灸推拿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阿米尔中,今年29岁,来自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
近日,闵行区卫健委收到了一封来自患者盛女士的表扬信,信中讲述了她在浦江医院中医科的就医经历。不仅表达了对医护人员的感谢之情,更对传统中医疗法的显著疗效表示了肯定。患者手写信十年病痛,中医治疗显奇效据了解,盛女士今年68岁,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
4月12日,中国针灸学会第二届科普大会在湖北省荣军医院举行。会议以“传播针灸创新成果,同绘健康中国蓝图”为主题,搭建学术研讨、经验分享与科普实践交流的平台,续写中国针灸学会科普工作发展新篇。会议由中国针灸学会主办,湖北省荣军医院、湖北省针灸学会、湖北 ...
1.针法针灸这门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类型上已经做到百花齐放,如针法中的体针,就是我们在医院最常见到的针刺基础,通过使用细细长长的银针,刺激身体中的各处穴位,实现治疗目的;还有耳针,顾名思义,就是在耳朵处扎针。
本文转自:皖西日报   中风(脑卒中)是全球范围内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中风患者超过200万,其中约75%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面对这一严峻现实,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中风后的“黄金康复期”(通常指发病后的3-6个月),是神经功能恢复的关键窗口。在这一阶段,如何科学整合传统医学与现代康复技术,成为提升患 ...
近日“冻龄女神”王祖贤现身上海机场被偶遇,看到这位亚洲初代女神最新的状态,也引发大家的关注。 只见视频中的她穿着一身白色防晒内搭,外面搭一身黑色的坎肩外套,搭配蓝色牛仔裤十分的日常舒适。戴着口罩长发飘飘的模样现身机场,穿着低调都挡不住她 ...
4月20日,中国针灸学会邯郸专家工作站授牌仪式在邯郸市中医院举行。本次授牌仪式分“线下会议+线上直播”同步进行,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景向红、副秘书长赵吉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终身教授东贵荣,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奎瑜,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
4月21日至23日,新疆乌什县在“针圣故里”浙江省衢州市的倾力帮扶下,举办“2025年乌什县中医药传承发展暨杨继洲针灸文化活动年”启动仪式。此次活动由乌什县人民政府、浙江省衢州市援疆指挥部主办,以“传承杨继洲针灸·弘扬中医药文化·共筑健康中国梦”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