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麻醉部主治醫師林明忠指出,TAVI手術的麻醉方式有靜脈鎮靜麻醉與全身麻醉兩種。許多醫療機構常標榜「麻醉免插管、風險低、恢復快」作號召,吸引病人目光,但其實這都是報喜不報憂的手法。根據國外權威期刊《循環 ...
▲林明忠說明麻醉安全的重要性。(圖/奇美醫院提供) 記者邱俊吉/台北報導 微創心臟手術蔚為風潮,強調「不插管、恢復快」的麻醉方法也成賣點,但有醫師說,這類麻醉對於高齡、多重疾病患者未必是最佳方案,且根據國外大型研究,病人若在手術中緊急轉為插管全身麻醉,術後死亡率竟高達31%,也凸顯麻醉不宜過分聚焦「舒適」,更須評估可否即時化解突發風險。 奇美醫院麻醉部主治醫師林明忠表示,TAVI(經導管主動脈瓣膜 ...
YouTube不是萬能學院,遇到健康問題最好去求醫。印度有名32歲男子早在14歲時做過闌尾炎(盲腸炎)手術,但近年他長期受腹痛困擾。早前他竟從YouTube上看影片學做手術,在市場親自買來手術刀等工具,自行在家開肚做手術,再縫合傷口,可是待麻醉藥過後 ...
林明忠強調,部分醫院為推廣不插管的舒眠麻醉或鎮靜麻醉而省略TEE來執行TAVI手術,僅仰賴血壓、心跳、血氧等生命徵象,間接推測病人心臟功能變化。一旦突發特殊手術情況,如術中出血、心包填塞、心臟冠狀動脈開口阻塞等,缺乏TEE的即時診斷可能延誤救治。
張展榕比較傳統手術的優劣情況指出,自費「頭頸腫瘤消融術」只要局部麻醉,透過超音波影像導引,把電極針插入腫瘤,利用無線射頻產生的熱能,凝固並壞死腫瘤組織,傷口只有針孔大小,周邊組織的破壞少、病人手術時間短、術後復原也很快。張醫師進一步說明,頭頸腫瘤消融 ...
71歲江姓老翁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及心臟瓣膜問題,檢測發現冠心病及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併發嚴重心衰竭及肺水腫,住進加護病房。接受微創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TAVI),歷時50分鐘完成;於加護病房觀察1天,轉至普通病房觀察2天後出院。
71歲江先生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及心臟瓣膜問題,曾於8年前接受過冠狀動脈繞道及支架放置手術,近期發覺走路會喘,而且症狀有加劇的趨勢,原訂須使用葉克膜 (ECMO)才能完成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 (TAVI)手術。然經術前團隊詳細評估後,不使用葉克膜,透過精準全身麻醉搭配「高階4D經食道心臟超音波 ...
一名粉領上班族陳小姐隱約發現脖子有個腫塊,擔心手術會留下疤痕,一直隱忍,由於後來腫塊明顯,才到醫院求診。醫師透過超音波檢查,確定腫瘤已大到3點5公分,必須移除。最後患者選擇僅需局部麻醉的「頭頸腫瘤消融術」,順利完成手術,消除心中大患。
71歲江先生患有冠心病與心臟瓣膜問題,8年前曾做過冠狀動脈繞道與放支架手術。最近又覺得走路會喘、症狀加劇,就醫檢查仍有冠心病與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併發心衰竭與肺水腫住進加護病房,醫師建議更換人工瓣膜。他到奇美醫院接受部分自費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TAVI)手術,並做全身精準麻醉,僅花50分鐘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