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本研究证实了在曲妥珠单抗+XELOX基础上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可显著提高HER2阳性局部晚期胃癌患者的pCR率(高达38.1%),pCR率提升了2.7倍;且安全性可靠。为HER2阳性胃癌围术期治疗树立新标准,提升局部进展期HER2阳性胃癌治愈率,有望重 ...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2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基因功能研究与操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白洋研究员,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储成才教授,南方科技大学黄安诚研究员,中山大学肿瘤 ...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批准号:32201235)等资助下,福建医科大学付志飞团队与合作者在遗传编码荧光探针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以“一个超稳定单体红色荧光蛋白用于前沿成像技术(A highly stable ...
蜜蜂作为时间生物学领域最早的昆虫模型之一,其生物钟调控行为的重要性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受到研究者关注,包括昼夜节律与社会环境、行为可塑性及任务分工的关联等。蜜蜂刚羽化时尚未建立昼夜节律,其神经生物钟在羽化后持续发育。稳定的昼夜运动节律在成蜂前两周逐渐形成 ...
阿尔茨海默病(AD)中 Aβ 斑块形成多样,理解其多态性与疾病关系对 Aβ 靶向疗法意义重大。研究人员整合功能淀粉样显微镜与质谱成像技术开展研究,发现不同类型 Aβ 斑块的差异,明确粗颗粒斑块特征,为 AD 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关键依据。
青少年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是一种严重威胁婴幼儿和儿童健康的血液恶性肿瘤,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复发率高。研究人员开展了针对 JMML 的 CLL-1 靶向细胞免疫疗法研究,发现 CLL-1 在 JMML 细胞表面高表达,CLL1CART 在体内外均有抗白血病活性,为 JMML 治疗提供新方向。
为解决种子休眠机制及预防水稻穗发芽(PHS)这一全球农业难题,研究人员开展了水稻长链非编码 RNA(lncRNA)调控种子休眠的研究。他们发现 VIVIpary 可调控脱落酸(ABA)信号通路来影响种子休眠,为水稻农艺性状改良提供潜在靶点。
在胶质瘤治疗中,溶瘤单纯疱疹病毒(oHSV)疗法效果受肿瘤代谢影响,却鲜为人知。研究人员针对此,探究 oHSV 对胶质瘤代谢及免疫的作用。结果发现 oHSV 可重编程代谢引发铁死亡,激活免疫,且 IDHR132H抑制剂能增强疗效,为治疗带来新策略。
情绪、焦虑和创伤相关障碍(MATRDs)患病率高且共病情况普遍,部分患者对一线治疗无响应。研究人员开展低强度经颅聚焦超声(tFUS)对 MATRDs 治疗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 tFUS 可调节杏仁核功能,rtFUS 安全可行且有治疗潜力。该研究为 MATRDs 治疗提供新思路。
帕金森病(PD)等突触核蛋白病目前诊断困难,常处于疾病晚期。研究人员开展了以 α- 突触核蛋白(α-syn)为靶点的配体化磁性纳米颗粒(LMNP)用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研究。结果显示其能在体内外结合 α-syn 聚集体,区分患病小鼠和正常小鼠,为相关疾病诊断带来新方向。
曾经,面对 SMA,医生们常常束手无策,只能依靠物理治疗、职业治疗以及呼吸和营养支持等手段来缓解症状。直到 2016 年,靶向疾病修饰疗法的出现,如诺西那生钠(Nusinersen)、利司扑兰(Risdiplam)、奥那西普基因疗法(Onasemnogene Abeparvovec,OA)等,为 SMA 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目前 OA 在晚期 SMA ...
三阴性乳腺癌(TNBC)预后差、治疗手段有限。为揭示其抗癌治疗可行途径,研究人员对 55 例 TNBC 肿瘤进行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发现四个 TNBC 亚型,明确其特征。该研究为 TNBC 治疗提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