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今期無形也將動漫融入詩裡:《數碼暴龍》同樣伴隨一代人成長,李顥謙未忘當年的勇氣,即使失去了獸與同伴,也要抗衡那「無法改變世界」的傳說。有些人的童年並不美好,《章魚P的原罪》就是暗黑版叮噹,法寶無法救贖任何人,枯毫於是寫道,原罪源自 ...
環境猶如生命的搖籃,每一方水土都低語著獨特的故事。置身香港這片土地,不論是城市演進的軌跡、四周萬象、維港的粼粼波光,還有山巒與摩天大樓相映的景致,皆在悄然塑造我們獨有的生活與思維。當我們俯身貼耳於這片土地的胸膛,能否聽見深埋地底的 ...
無名的阿伯,到了無色無味無聲,不知何故仍然無人無物的年齡,只配有姓氏而沒有名字,被配給「老梁」這個比號碼更沒記憶點的稱謂。當有人說起「一個女人」,你會追問是甚麼類型的女人,從頭髮,身材,高度,甚至對某部位的意見,除了呎吋、目測質感 ...
宮崎駿說《風起了》後便封筆,十年後卻食言,無預警地帶來《蒼鷺與少年》延續其反戰思想。角逐今年奧斯卡之餘,有人認為動畫視覺效果與音樂維持一貫水準,但同時也有人認為故事艱澀不易理解。不知宮崎駿往後會否再撤回引退宣言,虛詞編輯部還是先 ...
「我第一次出國離開台灣,來的地方就是香港。」吳念真不記得是1983,或者1984年了。當時,台灣新電影運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而香港也處於電影的黃金年代。吳念真回憶說當時有幾部台灣電影和大陸電影在香港放,一眾台灣導演和演員們一起來到香港,他 ...
盧瑋鑾(小思)在〈香港文學研究的幾個問題〉文章中指出,1985年是討論「香港文學」的高潮是基於歷史原因。在如此巨大的歷史變動中,香港前途充滿不確定的因素,生活在當中的人難免感到迷惘不安。為釐清困惑,1984年12月中英聯合聲明簽署之後的1985年 ...
以光影與心靈對話,播下希望的種子——訪第四十九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電影大使袁澧林 ...
今年中學文憑試(DSE)中文科閱讀及寫作卷於今日(2日)開考,閱讀卷一分成指定閱讀篇章及課外篇章兩部分,課外篇章共有3篇,白話文選取內地作家蔣方舟的《我們都曾以爲自己會是小說的主人公》及台灣作家柯裕棻的《比正路還長的巷子》;文言文則包含兩篇 ...
香港人喜歡旅遊,不過沒有太多人對旅遊的狂熱達到林輝和霍文芔(Sonya)的程度。他們不僅曾環遊世界、踏足七八十個國家、出版過旅遊書籍,還在2015年創辦了旅遊公司「輕背包」,推動背包旅行團。在疫情期間沒法外出旅遊,他們便開設了以旅行為主題的 ...
Netflix原創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開播三周,即登上非英語電視節目播放量第一位,結局後豆瓣評分衝至9.6高分。其台詞和細節動作、剪接以及演員演技可圈可點,尤其李知恩和廉惠蘭如接力和輪迴般分飾兩角的設計很巧妙,富有深意。劇中人物生逢艱難世道 ...
自潘國靈發表了其首篇小說〈我到底失去了甚麼〉,疾病、尋找、失落、消散、擬物、愛情等主題均散見於他的結集。2016年,他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寫托邦與消失咒》,在歷近廿年的累積下,潘國靈建構了他那森羅萬象的寫托邦,一方既是沙城裡的寫作療養院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