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由工研院主辦、邁入第42年的半導體盛會「2025國際超大型積體電路技術、系統暨應用研討會」(VLSI ...
台達近日於2025年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期間,以「e-Charging Hub」為主題,展示高效電動車電控與動力系統、車用散熱,以及多元的電動四輪、二輪載具充電應用。首度亮相的兆瓦級充電解決方案(Megawatt Charging System, ...
台灣車聯網協會攜手研華公司,近日於「E-Mobility Taiwan智慧移動展」號召車用生態系夥伴,共同展出智慧交通與綠色商用車隊創新解決方案。其中利用研華Rugged & In-vehicle Edge AI ...
智慧應用將成為未來輔具創新設計之必要,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近期參加2025年ATLife ...
整體而言,BAW 時脈技術不僅是傳統石英振盪器的替代方案,更是因應未來汽車電子化、智能化、功能安全與高效能運算需求而誕生的創新解決方案。它以高穩定性、低抖動、強環境耐受力與卓越可靠性,重新定義車用時脈標準,為邁向零碰撞的智慧駕駛願景奠定穩固基石。
隨著6G對更高容量、超低延遲與感測整合的需求增長,業界開始拓展頻譜視野,超越傳統的Sub-6 GHz(FR1)與毫米波(FR2)範疇,聚焦於7 GHz至24 ...
由Tideworks Technology和Port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PTI) 進行的一項最新產業調查顯示,儘管全球聯運碼頭普遍認同人工智慧 (AI) 和自動化的重要性,但在數位化準備方面仍面臨顯著挑戰。
整体而言,BAW 时脉技术不仅是传统石英振荡器的替代方案,更是因应未来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功能安全与高效能运算需求而诞生的创新解决方案。它以高稳定性、低抖动、强环境耐受力与卓越可靠性,重新定义车用时脉标准,为迈向零碰撞的智慧驾驶愿景奠定稳固基石。
聚酯纖維作為廣泛應用的塑膠材料,其回收率長期偏低。然而,荷蘭新創公司CuRe Technology開發出一項創新的化學回收技術,有望顯著提升聚酯纖維的再利用率。該公司指出,全球每年生產龐大的聚酯纖維,但僅有極少部分被回收,凸顯了現有回收技術的局限性。
台灣在綠色能源轉型的道路上再添國際助力。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與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日前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正式啟動地熱能源研究合作,攜手加速北台灣地熱資源開發。這項合作由海大李昭興榮譽教授與張忠誠教授,與該校經濟地質局(Bureau of Economic Geology)副局長Dr. Ken Wisian宣布正式展開地熱研究合作,期望能加速台灣地熱資源的開發。 台灣海洋大學與美國德州大學奧斯 ...
根据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MIC)最新发布的「台湾影音观看行为调查」指出,社群媒体(75%)仍是台湾网友观看影音最主要的管道。然而,线上串流平台与传统电视(有线/无线)的观看比例同为72%,电影院观影比例则有53%。值得注意的是,相较去年,串流与社群 ...
AWS创新高峰会首日(5月21日)将聚焦「从区域到全球」的视野,深入剖析 AWS 如何在全球范围内驱动科技创新,并分享在台湾市场的具体成功案例。议程涵盖Proje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