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的田间地头,一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因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聚在一起,用铿锵的唱腔和质朴的表演,让沉寂的屯堡地戏焕发新生。这支由20余名地道农民组成的“长顺县农民剧团”,自2024年6月成立以来,已演出60余场,用脚步丈量乡村 ...
此次“身”临大明·奏响明朝“音”雄会活动的举办,是一次文化传承与文旅创新的深度实践,是一个能让你触摸历史、感受文化、享受美食的地方。这个五一,来这里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收获一段难忘的旅行记忆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天龙屯堡的石头巷道已传来银饰碰撞的脆响。几位身着天青色宽袖长袍的妇人端着竹簸箕走过,绣花翘头鞋与青石板相触的瞬间,仿佛触发了某个时空转换的机关——六百年前的戍边往事,就这样在21世纪的阳光下悄然苏醒。这座深藏黔中山坳的石头城堡,像 ...
“寡蛋啊,屯堡特色那就是炒寡蛋和甜饭嘛。” 4月初的贵州安顺,傍晚还有些微凉。我和朋友坐在这家本地人推荐的“柏记旧州屯堡家常菜”,试图从人头攒动的大厅获得服务员大姐的注意力。 “寡蛋是什么?” 朋友好奇地问。 “就是鸡没孵化出来 ...
地戏虽然鲜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但却和昆曲一样拥有600多年历史,是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剧种。这次演出中的六位地戏演员全部来自安顺本地,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主要演员、安顺地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顾家顺,请他讲述作为非遗传承人,是如何 ...
屯堡背后的历史,是明代“调北征南”“调北填南”。大量中原和两江地区的将士、农民、商贾、工匠迁居贵州,与本地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屯堡文化中“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的深刻内涵具有永恒的力量。作为见证历史风云的“活化石”,屯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具有珍贵的价值。当安顺地戏《封神演义之哪吒闹海》亮相贵阳越界影城,凤阳汉装元素化作旗袍走向市场,地戏教学、面具雕刻、绣花鞋刺绣等进入非遗体验空间……在 ...
暮春时节,漫步于西秀区旧州古镇,古街古巷里,青石垒砌的屯堡院落次第铺展,沿街房檐下挂着成串红灯笼,各式旌旗随风翻卷,江淮遗韵与屯堡风貌悄然交融。 游客打卡旧州古镇 ...
安顺天龙屯堡发现肉身佛像,你觉得这是真的吗 ...
视频来源:新华社 4月19日,由中央歌剧院、中共安顺市委宣传部、安顺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和安顺旅游集团等单位联合出品的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在中央歌剧院剧场首演。
4月19日,由安顺市人民政府主办,安顺市委宣传部、安顺市文体广电旅游局、中央歌剧院、安顺旅游集团联合承办的“锦绣黔中·京华绽放”——安顺 ...
4月22日,杭州西子湖畔,贵州省文旅产业长三角地区(杭州)招商洽谈会拉开帷幕。这场跨越千里的“山海之约”,不仅是两地文旅合作的新起点,更是延续了黔浙两省的相知相交之情——从屯堡文化的历史渊源,到阳明心学的思想纽带,从抗战烽火中的文军西迁,到新时代的产业共振,在历史长河中,两地携手同行,留下许多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