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麦子浇了春三水,三水对面望粮山。”当下,小麦已进入生长发育和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如何浇好“春三水”,为丰收打好基础?徐州铜山区马坡灌区给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答案。如今,马坡数字孪生灌区系统的建设经验正于徐州12个灌区推广复制,未来将持续发力推动区域农 ...
近年来,湖南通过持续加强灌区建设,构建从源头到田间地头的高标准灌溉体系,为全省粮食生产提供坚实的水支撑。通过改革创新,现代化、智能化灌溉改造,全省多个大中型灌区“上新”,让有限的水灌到了更多的田。去年,全省612个大中型灌区以60%左右的耕地灌溉面积 ...
更令人兴奋的是,这套系统还能根据历史数据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用水需求做出预判。例如,在小麦生长周期中,它可以提前10天生成所需的精确水量数据,确保农田得到适时适量的灌溉。据铜山区水务局透露,今年马坡灌区预计可以节约约30万立方米的农业用水量——相当于填满120个奥运会标准游泳池!这意味着更多珍贵的水资源将被用于其他重要领域。
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23日电(记者李云平)作为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的内蒙古河套灌区加快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通过建设节水工程、严控用水总量等举措解决大水漫灌问题,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方面做出新贡献。
宁夏青铜峡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作为全国水利领域“两重”标志性工程,意义重大。其覆盖范围广泛,涵盖银川市、石嘴山市和吴忠市的11个县、市(区),总投资约70亿元。建设内容丰富多样,包含干支渠道改造、调蓄工程新建、数字孪生系统建设等。该工程于今年3月18日 ...
都江堰灌区作为全国第一大灌区,每年春灌的启动,都是“重头戏”。在都江堰灌区2025年用水管理工作暨春灌启动会上,一个变化引人瞩目——相比以往,供水区域新增了内江市资中县。
6h
人民网 on MSN湾滩河灌区“开源节流”有方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张弘弢韦寒4月,走进黔南州龙里县湾滩河灌区,田间地头,农灌水管纵横交错,计量水表随处可见,每块水表连接着3至5个灌溉水桩,农户拿着充值好的IC水卡放在水表上,随着表针转动,不到半分钟,清澈的水流从水桩喷出流入农田,灌溉一亩亩蔬菜。
两千多年前,都江堰水利工程不筑坝、不设闸,因势利导,让旱涝无常的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如今,水利人接续奋斗,汲取治水智慧,向着“再造一个都江堰”的宏伟目标进发,加速推进向家坝灌区工程建设,填补川南经济区没有通水跨市骨干水网项目的空白。
四月春意浓,建设正当时。连日来,东乡县沿川经济带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现场机声隆隆,工人们正抢抓春季施工黄金期,不断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据介绍,该工程将惠及当地7万农村人口。
在弘德村500亩冬小麦地,红寺堡扬水管理处海子塘泵站站长张术国正与宁夏富阳工贸集团经理杨生明查看灌溉进程。“小麦正值用水之际,这黄河水来得及时,再配合水肥一体化滴灌机,500亩地3天就能浇完,每亩灌溉成本还能省30多块钱!”杨生明对灌溉效率和成本控制十分满意。
央广网银川4月19日消息(记者廉军)宁夏重点水利工程青铜峡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正在加紧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灌区农业供水保障能力,为灌区流域乡村振兴注入“水动力”。该工程2标段近日顺利完成水下工程,已具备通水条件。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