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9 小时
海报旅游 on MSN四普新突破!新泰市集中新发现7处旧石器遗址山东大学旧石器遗址专题调查队近日进驻新泰,联合地方普查队组成三个调查组,对柴汶河流域及周边水库区展开拉网式调查。该区域因第四纪地质运动形成的多级阶地及古河道沉积层,具备旧石器文化层埋藏的独特地质条件。
12 天on MSN
据中科院,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南部云南鹤庆县龙潭遗址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科研团队首次在东亚地区发现特征明确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基纳技术体系,显示尼安德特人可能曾扩散到中国西南地区。
截至4月7日,靖宇县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218处,累计复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101处,登记新发现文物117处。其中,古文化遗址57处,古墓葬类6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55处。各时期文物遗址的交相辉映,可证明早在4000年至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靖宇县境内就有先民生产生活,依托松花江和长白山余脉,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靖宇文化。
筑梦邮城十春秋作者:陈立柱京剧“起、承、转、合”,是曲式结构的跌宕起伏,亦若人生历程的多彩演绎。“起”如雏凤新啼,崭露头角,序幕徐开;“承”似长河奔涌,音韵叠叠,蕴沉意淀;“转”像风云变幻,风雨兼程,磨锋砺芒;“合”则水到渠成,百川归海,收获满满。十 ...
8 天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下汤遗址:穿越新石器时代的人间烟火下汤遗址出土的小陶杯和大陶缸。 新华社 发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下汤遗址。 一处10米乘10米的探方,边上留下了一道12级土阶,拾级而下,将连续“穿越”4个新石器文化时代,“回到”近1万年前。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新石器时代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闪耀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光辉。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靖边县博物馆的指引,一同踏入这段遥远而辉煌的岁月,揭开新石器时代神秘的面纱,去探寻那些被时光掩埋的故事,感受先民们的智慧与创造力。
《甘孜岩画》主编、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岩画研究中心教授张亚莎告诉记者,这批岩画最大的特点是以动物为主,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动物风格,之所以鹿最多,与当地动物种群有关系。“因为当地有很多体型庞大的白唇鹿,岩画也反映了当时人类对自然的观察。”张亚莎说。
当清雅的米香在舌尖悄然绽放,当绵甜的酒体带来如饮甘泉般的纯净体验,作为中国白酒四大基础香型之一的米香型白酒,正用千年传承的酿造智慧诉说着真相——米香型白酒绝非“普通米酒”,而是中国白酒的“活化石”。
近日,一项考古新发现填补了东亚旧石器时代研究的空白。考古学家在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龙潭遗址发现了一种被称为“基纳技术”的旧石器时代中期石器制作工艺。这是该技术在东亚的首次确认,进一步改写了以往关于中国古人类石器技术发展缓慢的传统认知。4月1日,该研究成 ...
4月10日,在安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石器智邺 (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员工正在为无人驾驶车辆装配后桥,以赶制这批发往新疆的订单。这批将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新疆的“安阳造”无人驾驶配送车,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小车”。毕兴世 摄 ...
我国科学家首次在东亚地区发现特征明确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基纳技术体系,指示尼安德特人可能曾扩散到我国西南地区。4月1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这一重要考古发现。该发现不仅进一步填补了东亚旧石器中期技术体系的空白,更新了对东亚旧石器时代技术演化模式的传统认识,也为理解这一关键时期东亚古人类演化动 ...
15 天
光明网 on MSN东亚首次!中国西南地区发现尼安德特人特有石器技术体系中新网北京4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现代欧洲人祖先的近亲,尼安德特人(尼人)从至少12万年前开始统治着整个欧洲、亚洲西部以及非洲北部,却在距今4万年左右消失,其演化扩散研究长期以来备受关注。曾统治亚洲西部的尼人,是否涉足东亚地区?也是学界一直持续探索研究的热点议题。 尼人可能曾扩散到中国西南地区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