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人民的苹果”故事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铁一般的纪律。不论是江西井冈山雷打石前“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的告诫,还是湖南桂东县沙田镇“不拿工人、农民、小商人一点东西”的回响,亦或是陕北佳县窑洞内“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训令,党领导人民军队用铁的纪律赢得了民心,也正是由于干部队伍坚持铁的纪律,我们党才能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爱戴和拥护,团结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路上一个又一个胜利。
东北野战军(四野前身)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兵力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一支主力野战军。早在第一场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打响时,便拥有103万大军,其中包括70余万一线部队,分为12个纵队和12个独立师。那么在48年东野的十二大主力纵队当中,军事实力最突出的是 ...
辽沈战役纪念馆位于辽宁省锦州市,馆内陈列内容全面反映了东北解放战争历史,再现了攻克锦州的宏大战斗场景,突出展示了辽沈战役的胜利进程。
三月末的沈阳,春寒未褪,风中带着北方特有的凛冽。这里曾是中国重工业的摇篮,装备制造业的轰鸣声响彻几代人。如今,这片土地不再只依赖钢筋铁骨,而是主动拥抱数智化的浪潮,用算力书写东北振兴的新篇章。
芳菲四月,书香醉人。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辽沈战役纪念馆社教部推出“‘声’动辽沈 ‘音’你而美”世界读书日活动。让我们用声音唤醒文字,共同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市民郭先生向本报反映:沈阳市浑南区沈本大街有一段路两侧没有路灯,具体是从飞云路交叉口至下深沟互通桥那段,有五六百米长,两侧的人行道上都是黑乎乎的,行人和骑车的都摸着黑,主要是靠来来往往的汽车灯照亮。这段路又和桥连接,一侧是上坡、一侧是下坡,加上没有路 ...
走进位于辽宁锦州的辽沈战役纪念馆,一个展柜里陈列着几枚爆破筒残片,讲述着梁士英烈士舍身炸地堡的英勇事迹:1948年,在锦州攻坚战中,梁士英主动请缨,将爆破筒塞入敌堡并用身体死死顶住,用鲜血开辟出我军前进的道路。 如今,在距离纪念馆3公里外的配水池战斗遗址,梁士英烈士的孙女梁丹丹作为一名讲解员,正在用实际行动传承先辈们的革命精神。 1948年,东北野战军的战士们高喊“攻配水池的都是打铁的汉”的口号艰 ...
春日的辽沈大地,万物竞发。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沈阳市发展改革委以项目建设“谋、立、推、建、产”全周期体系为抓手,掀起了一场以项目驱动产业升级、以创新引领城市转型的澎湃浪潮。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