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虽变革了癌症治疗,但仅部分患者受益。为解决患者反应差异难题,研究人员开展通过单细胞 RNA 测序(scRNA-seq)数据和机器学习预测患者对 ICI 反应的研究。结果发现 11 基因特征可跨癌种预测,还开发了相关模型。该研究助力理解癌症免疫,提升治疗结果预测能力。
为探究单核苷酸变异(SNVs)对 COL17A1 基因剪接事件的影响,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等研究人员分析 703 个 SNVs,并进行迷你基因检测。结果发现 8 个候选变异中有 6 个会干扰剪接。该研究有助于精准解析 COL17A1 变异,推动个性化治疗发展。
樊嘉院士团队开发的《人胆管癌5基因变异检测试剂盒》获准应用于胆管癌患者精准分子诊断,填补了胆管癌分子诊断领域的空白。这是首个医疗机构自行研制体外诊断试剂盒 ...
Investing.com — RTW Biotech Opportunities Ltd,一家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投资公司,已参与AIRNA 1.55亿美元的B轮融资,该消息于周一宣布。AIRNA是一家专注于RNA编辑技术的生物科技公司,计划利用这笔资金推动其领先产品候选AIR-001进入1/2期临床试验,并扩大其针对严重或慢性疾病的治疗管线。
17 小时
一点资讯 on MSN基因王国之一:千呼万唤始出来的“C位大咖”——基因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李雷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在序章中,我们介绍了遗传物质的初探,既有多位科学家通过三个实验证明了核酸是遗传物质,也有孟德尔这种天纵英才直接提出了遗传因子存在并给出了遗传规律的研究。
近日,由中科院院士樊嘉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人胆管癌5基因变异检测试剂盒》正式获得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这标志着首个医疗机构自行研制体外诊断试剂盒(HDT)获准应用于胆管癌患者精准分子诊断。这一创新性成果,不仅填补了胆管癌分子诊断领域空白,更凸显出我国在肿瘤精准医学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3 天on MSN
科隆大学和科隆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证明,基于 mRNA 的新型 COVID-19 疫苗不仅会触发适应性免疫反应(例如产生抗体),还会诱导先天免疫细胞发生持久的表观遗传变化。这项研究由科隆大学医院传染病科主任、科隆分子医学中心 (CMMC) 首席研究员 Jan Rybniker 教授和 CMMC 首席研究员 Robert Hänsel-Hertsch 博士共同领导。研究结果发表在《分子系统生物学》杂志 ...
4 天on MSN
【3 月 31 日,礼来公司 RNA 疗法药物 lepodisiran 在二期试验中获积极成果】 礼来公司称,其 RNA 疗法药物 lepodisiran 在二期试验中,旨在降低脂蛋白(a)的生成水平,脂蛋白(a)是心脏病的一种遗传性风险因素。二期试验达到主要终点,最高测试剂量治疗后 60 至 180 天内,lepodisiran ...
人民财讯3月26日电,3月25日,博济医药与广州吉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吉赛生物”)在广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将在核酸药物领域深度协同,旨在整合基因合成技术与药物评价平台的创新能力和资源优势,加速环状RNA药物从早期研发到临床 ...
2024年全球体外转录RNA合成服务市场规模大约为5844百万美元,预计未来六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2.5%,到2031年达到13230百万美元。 体外转录RNA合成服务是一种通过体外转录技术提供RNA合成的服务,利用RNA聚合酶从DNA模板合成RNA。这一过程可以大规模生产RNA ...
rna的m 6 a修饰最初于1974年发现,而在几乎同一时间,就有研究发现流感病毒基因组rna同样含有m 6 a修饰,但其对病毒rna的功能数十年来鲜有报道。
5-甲基胞嘧啶(m 5 C)修饰是RNA最普遍的修饰之一。m 5 C修饰通过影响RNA出核、稳定和剪接等过程来参与多种生物学功能。造血干祖细胞为支持生命持续,分化为各种类型的血细胞,是维持血液系统正常功能的核心细胞。造血干祖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经历快速的全局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