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为了易于在雪地中行走,北欧地区人民发明了滑雪板作为交通工具,19世纪开始,滑雪逐渐演变成运动项目,以高技巧性和观赏性着称。时至今日,滑雪已成为大众化的体育项目。 在澳门,有一群滑雪爱好者,为了在常年无雪的小城里,让市民一尝滑雪运动的 ...
澳门世遗历史城区的二十多项中西式建筑遗产,见证着澳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今期介绍的,是位于大堂巷7号的卢家大屋。此处原是澳门着名商人卢华绍(卢九)家族的旧居,经特区政府文化部门大规模修复后向公众开放,成为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
和澳门大多数古老行业一样,凉茶业已失去昔日鼎盛时期的光彩,甚至有人觉得它已是一门夕阳行业,但在海清纯凉茶铺负责人郑仲辉眼中,凉茶业只是随时代变迁而变得低调,不会消失。 他认为,凉茶历经了数百年的演变,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信赖,始终没有 ...
圣老楞佐教堂是澳门其中一座古老教堂,是世遗澳门历史城区的组成部份。这座华人称为「风顺堂」的天主教教堂建于16世纪,之后经历多次重建,今期文章会介绍其建筑特色。 被误认为海上保护神 据资料,圣老楞佐教堂于1558至1560年间兴建,先后于1618、1768 ...
穿梭于澳门的街头巷尾,停下细看,会发现身边有不少百年古树名木默默守护着我们。多年来,它们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顽强生长,像历经风雨又甘于奉献的长者,用自己的一片绿荫滋养和庇佑这座小城。 为了保育这些具历史、文化、重要纪念意义的古树名木 ...
1992年,澳门8个社团联合发起评选「澳门八景」的活动,「龙环葡韵」入选其中,「龙环」是指氹仔,而「葡韵」是指该处的葡萄牙建筑风韵。整个景区包括海边马路的多座西式住宅、嘉模教堂及附近的公园,当中以5座碧翠凝绿的别墅建筑最具代表性。 1844年 ...
对澳门而言,绿意盈盈的古树名木,不仅是珍贵的自然资源,还承载着社会大众的集体回忆。由澳门特区政府市政署创建的“澳门古树名木”网页,通过“一树一故事”专栏,向市民介绍澳门名木古树的故事。 编注:由于篇幅所限,以下文章内容经编辑节录 ...
过去400多年,澳门中西文化共融碰撞,留下不少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产物,众多世遗古迹,令澳门历史城区成为我国境内现存年代最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以西式建筑为主、中西建筑互相辉映的历史建筑群,并于2005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自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疫情以来,市民大众对核酸检测从陌生走向熟悉。这项检测技术从无到有,再由有到「优」,背后蕴藏着科研人员长期的心血凝聚和夜以继日的专研奉献。 快速准确便携易操作 绝大多数生物都有自己的核酸序列,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仅含有 ...
西望洋圣堂位于西望洋山山顶(澳门半岛其中一处制高点),这座天主教圣殿是澳门最大规模的一座新哥德式教堂,亦是澳门已评定的文物建筑。今期将介绍该教堂的建筑特色。 400年前始建 葡人昔日称西望洋山为Lilau(有译为「泥流」),因为当时山上的一口 ...
森林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节器和“地球之肺”,对地上生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971年,欧洲农业联盟因应世界森林衰退,自然生态变得脆弱,通过倡议把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森林日”。同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正式予以确认,冀以此引起人类对森林资源 ...
澳门的建筑工程,传统上都利用竹子搭建棚架。这种环保的材料,虽有逐渐被钢铁取代的趋势,但亦有人致力将竹棚的工艺,纳入更广泛的建筑活动。放眼澳门的城区,摩天大楼比邻朴素的民宅;中、葡特式的古邸、庙宇和天主教堂并肩而立。这些多姿多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