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自2023年4月15日以来,苏丹冲突已持续两年,这场战争尽管如今常常遭到全球媒体的忽视,但其对民众造成的影响是惊人的:数百万人的生活被摧毁;超过1200万人被迫逃离家园,300万人逃往国外,该国目前成为了世界上国内流离失所者最多的国家。
下文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米里亚娜·斯波利亚里茨就苏丹武装冲突两周年发表的新闻评论。斯波利亚里茨主席将于4月15日在伦敦举行的苏丹问题高级别部长级会议上就这场冲突对平民造成的后果以及如果暴力持续有增无减的利害关系发表讲话。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苏丹代表处主任丹尼尔·奥马利表示:“国际社会不能对苏丹袖手旁观。数百万人的生命和整个地区的稳定危在旦夕。我们必须齐心协力,加大外交与人道工作的力度,为苏丹民众提供急需的救济。现在就应该增加投入,促进对国际人道法的尊重。” ...
《禁止杀伤人员地雷公约》全面禁止杀伤人员地雷,并在武装冲突期间及之后为平民提供关键保护。退出此类公约的国家不仅可能削弱挽救生命的保护,还会危及全球几十年来为根除这种残酷武器所做的努力。这种退步将造成毁灭性的人道后果,使平民长期面临伤亡风险。
今年早些时候,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向喀土穆以北约300公里处的尼罗河州阿特巴拉教学医院派遣了一支流动外科医疗队。该医疗队在短短几周内就救治了150多名战伤患者。阿特巴拉是一座拥有约10万人口的城市,收容了大量流离失所的家庭和医务人员。
缅甸及其周边地区遭遇毁灭性地震,加剧了本就在承受武装冲突、气候灾害和极端困苦等多重影响的社区的苦难。地震造成的破坏规模极大,导致成百上千人受伤、流离失所或失踪,伤亡人数持续攀升。 我们的工作组深入灾区一线,正在与缅甸红十字会携手合作 ...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亚太地区主任雷吉斯·萨维奥表示:“鉴于此次毁灭性地震以及由此引发的巨大需求,各方必须就如何走出困境达成一致,从而为因长年冲突和暴力局势而遭到严重削弱的社区提供重要的喘息之机。各方现宣布暂时休战,这当然在朝正确的方向 ...
《禁止杀伤人员地雷公约》(下文简称《禁雷公约》的正式全称为《关于禁止使用、储存、生产和转让杀伤人员地雷及销毁此种地雷的公约》,是一项禁止使用、生产、储存和转让杀伤人员地雷的国际协议,于1997年通过,1999年生效,通常又称为《渥太华公约》。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已在缅甸开展行动30余年,为克钦邦、克伦邦、克耶邦、若开邦和掸邦以及曼德勒地区受武装冲突和其他暴力局势影响的民众提供援助。缅甸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亚洲行动规模第二大的国家。 各人道和救援组织在抵及需要帮助的民众时面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