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4 月 28 日,一场聚焦 “原产地好原料” 的乡村振兴盛会即将在湖北秭归屈原祠拉开帷幕 ——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主办、良品铺子承办的 “寻味中国好原料” (荆楚季)启动仪式,将正式开启 2025 年 “从田野到舌尖” 的品质溯源之旅 ...
2024年2月,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就“地标生境方法与技术支持‘一国一品’项目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尼泊尔地标生境大豆蔻案例是继不丹藜麦、巴拿马咖啡等合作项目后启动的又一国际案例,旨在通过地标生境大数据、物联网与标准化管理,对尼泊尔优质特色产品大豆蔻原产地生态环境进行科学鉴定、产地和产品溯源、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市场认知品牌,保护生态环境,提升产品价值,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点资讯 on MSN19 小时
地理冷知识——呼玛河
呼玛河,黑龙江上游右岸较大支流。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清代称“呼玛尔河”(又写作瑚马尔)、“库玛尔河”,后简作呼玛河。 其名一说系蒙古语,意为“行围前列人”;一说系鄂伦春语,意传“有鹿的地方”;另说系达斡尔语音译,意为“高山峡谷中不见日光的急流”。
近年来,西藏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力。2024年,西藏发明专利拥有量同比增长18.7%,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4.79亿元,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至42%,高原发展迈入创新驱动新阶段。 在日喀则市岗巴县现代牧业产业园,牧民次仁旺堆通过手机查看“岗巴羊智慧养殖系统”的实时数据。这项由西藏农牧科学院研发的专利技术,覆盖该县85%的养殖户,为每只羊生成溯源二维码,带动户均增收8000元。
仰天窝闸一开一合,催生出四川盆地千里沃野。
西藏自治区2025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新闻发布会25日在拉萨召开。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西藏知识产权主要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西藏全区专利申请量达4342件,同比增长24.6%;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92件,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2308件,同比增长23.0%。
据悉,此次培训是海南胡椒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将持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通过培育带头人、完善产业链、强化品牌建设等举措,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从数量看,中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从质量看,知识产权保护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公开资料显示,杨荫凯,男,满族,1970年4月生,辽宁锦州人,2000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人文地理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成都金沙遗址出土了一大一小两件石磬,数千年以前的石头发出的声音纯美悦耳,令人难以置信。古代石磬的制作以控制石头薄厚的方法来调整音高,可见古代音乐工匠技艺之高。(《地理·中国》 20250425 家在河畔 大河汤汤(二)2·乐音回响) ...
人民网拉萨4月24日电(记者鲜敢、吴雨仁)近日,《那曲市那曲冬虫夏草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公布,将于2025年5月1日起施行,系西藏自治区首次就单一生物资源的保护管理进行地方立法。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4月2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及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2024年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