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的田间地头,一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因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聚在一起,用铿锵的唱腔和质朴的表演,让沉寂的屯堡地戏焕发新生。这支由20余名地道农民组成的“长顺县农民剧团”,自2024年6月成立以来,已演出60余场,用脚步丈量乡村 ...
在4月25日,为庆祝第56个世界地球日,《贵州教育报·少年派特刊》特别呈现了来自安顺少年们的作品。他们用文字深情描绘黄果树瀑布的壮丽,以及屯堡古村的悠久历史。通过这些生动的表达,少年们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环保的关注,传递出了一份纯粹的情感。
1 天
微博 on MSN让包邮区想家的味道,竟然藏在贵州?“寡蛋啊,屯堡特色那就是炒寡蛋和甜饭嘛。” 4月初的贵州安顺,傍晚还有些微凉。我和朋友坐在这家本地人推荐的“柏记旧州屯堡家常菜”,试图从人头攒动的大厅获得服务员大姐的注意力。 “寡蛋是什么?” 朋友好奇地问。 “就是鸡没孵化出来 ...
4月22日,杭州西子湖畔,贵州省文旅产业长三角地区(杭州)招商洽谈会拉开帷幕。这场跨越千里的“山海之约”,不仅是两地文旅合作的新起点,更是延续了黔浙两省的相知相交之情——从屯堡文化的历史渊源,到阳明心学的思想纽带,从抗战烽火中的文军西迁,到新时代的产业共振,在历史长河中,两地携手同行,留下许多动人篇章。
地戏虽然鲜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但却和昆曲一样拥有600多年历史,是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剧种。这次演出中的六位地戏演员全部来自安顺本地,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主要演员、安顺地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顾家顺,请他讲述作为非遗传承人,是如何 ...
暮春时节,漫步于西秀区旧州古镇,古街古巷里,青石垒砌的屯堡院落次第铺展,沿街房檐下挂着成串红灯笼,各式旌旗随风翻卷,江淮遗韵与屯堡风貌悄然交融。 游客打卡旧州古镇 ...
安顺天龙屯堡发现肉身佛像,你觉得这是真的吗 ...
马皇后六百多年前穿今天的屯堡服饰?
3 天
旅行生活 on MSN贵州西秀:新兴业态赋能 屯堡文旅“融”出新活力近年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紧紧依托丰富的屯堡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提炼屯堡文化精髓,拓展文化旅游多元业态。
屯堡背后的历史,是明代“调北征南”“调北填南”。大量中原和两江地区的将士、农民、商贾、工匠迁居贵州,与本地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屯堡文化中“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的深刻内涵具有永恒的力量。作为见证历史风云的“活化石”,屯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具有珍贵的价值。当安顺地戏《封神演义之哪吒闹海》亮相贵阳越界影城,凤阳汉装元素化作旗袍走向市场,地戏教学、面具雕刻、绣花鞋刺绣等进入非遗体验空间……在 ...
4月19日,一年一度的湘桂黔原生态大戊梁歌会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大戊梁文化广场举行,来自湘、桂、黔三省(区)各地的队伍身着盛装,组成方阵,以绵延的彩色浪潮,织就了一幅“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壮丽画卷。
4月19日,由中央歌剧院、中共安顺市委宣传部和安顺市文体广电旅游局等单位联合出品的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在中央歌剧院剧场首演。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