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4月11日—13日,2025上海消化内镜学术大会暨第十七届中日ESD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作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消化内镜盛会,大会以“智镜无界·共塑健康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超5000名专家学者,通过17场分论坛、90场主题报告及全天候手术直 ...
2025年4月11日至13日,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承办了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消化内镜学术大会暨第十七届中日ESD论坛。本届大会以“智镜无界·共塑健康未来”为主题,汇聚了全球超过5000名的专家学者,展现了从“超级微创”到“数字智能”的学科跨越,标志着AI ...
四月春愈暖,健康正当时。在生命的长河中,健康是最动听的旋律。值此第8个“中国抗癌日”和第23个“世界嗓音日”之际,为了让广大市民朋友享受到专业的抗癌及嗓音健康诊疗服务,了解相关疾病预防知识,我院耳鼻喉科将于4月16日上午,在北院区、南院区、花都院区、 ...
据介绍,“镜观”是首个深度融合大数据、AI技术与医疗资源的消化内镜全场景智能体,通过整合超百万例内镜影像,构建消化内镜多模态基础模型,并依托国产自主芯片实现医院端安全部署,形成“感知-决策-执行-进化”的完整智能链。
具体来说,“镜观”的第一重身份是患者的私人医疗顾问,除了一对一详解报告之外,还可通过知识图谱及专病数据库深入解读疾病相关情况,进一步实现预防科普和健康宣传等功能。它的第二重身份是医生的“手术智囊伙伴”,医生可通过“镜观”搭载的眼动和语音交互功能,在手 ...
4月11-13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办的“2025上海消化内镜学术大会暨第十七届中日ESD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作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消化内镜盛会,本届大会以“智镜无界·共塑健康未来”为主题,汇聚了全球超5000名专家学者,通过17个分论坛、90场主题报告及全天候手术直播,展现消化内镜从“超级微创”到“数字智能”的跨时代跃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 ...
ESGE新器械创新奖评选标准极为严格,参评产品需完成专利申报、成果转化、临床试验和上市全流程,每年仅有一个产品能获此殊荣。长期以来,内镜下切除手术主要依赖进口医疗器械,不仅价格昂贵,且复杂手术需要频繁更换多种器械。针对这一痛点,中山医院团队成功研制出 ...
4月11日至13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的2025上海消化内镜学术大会上,中山医院全球首发多模态AI内镜智能体。这一叫“镜观”的智能体可以为患者解读内镜报告,辅助医生预警风险,还能帮助医生管理调度医疗资源。 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教授介绍: ...
4月9日, 澳华内镜 (688212)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10.5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01.22万元,同比减少63.6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8.62万元,同比减少114.13%,基本每股收益0.16元,同比减少62.79%。
为探究手术器械行业支付与外科医生使用机器人辅助手术(RAS)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利用医保 “阳光” 开放支付数据库和纽约州医院出院数据库 2015 - 2020 年的数据展开研究。结果显示行业支付与 RAS 手术量显著正相关,这对保障医疗系统效率和患者安全意义重大。
为解决传统胃肠道(GI)内镜对早期癌症诊断率低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构建临床可用的高灵敏度切伦科夫发光内镜(CLE)用于 GI 癌症分子成像的研究。结果显示 CLE 检测灵敏度大幅提升,能精准检测癌症,为 GI 癌症早期诊断带来希望。 在癌症的 “战场” 上,胃肠道癌是一支不容小觑的 “劲敌”。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报告,胃肠道癌在所有癌症中占比约 21.7%,在癌症死亡病例中占比达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