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面对外界对泡泡玛特IP生命周期短暂的质疑,翻开历史一看,原来LABUBU已经差不多10周岁,而MOLLY也已经差不多是个20周岁的年轻人。 虽然,从收入贡献、用户复购率等数据来看,元老IP确实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用户流失,但有超百岁的迪士尼珠玉在前,足见IP生命周期的长短,不在IP自身,而在运营者的经营。
公司首席运营官司德的发言也印证了这一点:“2020年前后,我们可能更像一家潮流玩具公司,用户画像是18岁到35岁的女性。但我们自己还是希望成为一家IP公司,IP不分年龄,不分性别,可以跨度很大。”$泡泡玛特(09992)$ ...
当其他潮玩品牌还在苦苦挣扎时,泡泡玛特的盈利能力一骑绝尘。2024年,其毛利率达到66.8%,较2023年的61.3%提高5.5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泡泡玛特称,毛利率的增长一是因中国港澳台地区及海外渠道收入占比的增加,二是不断优化供应链端成本控制 ...
去年,就连新加坡本地寺庙都开始引进Labubu,欢庆九皇爷诞。给Labubu穿上白衣白裤,腰上缠黄布条,头上也戴着白帽,恭迎圣驾。【更多详情可见:中国潮玩泡泡玛特火到新加坡寺庙!一大波年轻人扎堆打卡~】 ...
泡泡玛特继续新高,这一波行情非常可观。 2024年就分析过泡泡玛特的产业分析,这是一次非常明显的机会。 现在泡泡玛特“爱哭宝宝”CRYBABY也很火,这个主打情绪治愈,有可能是新的顶流。 其他像MOLLY、SKULLPANDA也比较稳定,产品粘性较高。 关键是2024年要看到产业机会,现在是收获期。
按市值计,2200亿港元市值的泡泡玛特已经是全球第三大IP公司,不仅超越掌握Hello Kitty等IP的三丽鸥,也力压坐拥奥特曼、龙珠等知名IP的万代南梦宫,排在前面的仅剩迪士尼和任天堂。
此外,泡泡玛特也在拓宽IP的边界。2024年泡泡玛特首次拆分四大品类,财报显示,全年手办营收69.4亿元,同比增长44.7%,占比降至53.2%;毛绒实现爆发式增长,营收28.3亿元,同比增长1289%,收入占比21.7%;MEGA营收16.8亿元,同比增长146.1%;衍生品及其他营收15.9亿元,同比增长156.2%。
泡泡玛特,这家以潮玩起家的企业,其发展历程堪称传奇。2020年,它带着“无用之物”的潮玩概念登陆资本市场,一举创下千亿市值,让众多投资者瞠目结舌。然而,好景不长,2022年泡泡玛特市值大幅下滑,一度陷入估值泡沫的争议之中。
从“Molly神话”到“LABUBU狂热”,泡泡玛特始终未能摆脱“类金融属性”的质疑。当潮玩回归理性消费,两千亿市值会成为腾飞的起点还是泡沫的注脚。历史经验表明,所有依赖情绪溢价的公司,终将跌落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