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随着出生人口的减少,上海部分幼儿园出现招生不满的情况。另一方面,家长对托班的需求依然旺盛。为此,本市不少幼儿园探索扩大小月龄托育服务,推出“小托混龄班”“混龄托班”等。据悉,今年本市公办幼儿园将新增不少于3000个托班托额。
台下,坐着来自天津市10余所高校青年代表。西青区区委书记朱财斌说:“乡村田野正是青春奋斗的旷野,希望你们在广阔田野中施展抱负才干,实现人才成长与乡村振兴的双向赋能。”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各地中小学积极探索将传统文化与课间活动相结合,创新开展特色体育项目。这些特别的课间活动,不但增强了学生体质,更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焕发新生。本报记者探访内蒙古、江西、甘肃三地,记录下这些生动实践。
本报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汤斐)“原来搬砖真能‘卷’出学问!”近日,湖北工程学院南校区工地上热闹非凡。30余名师生组成的“党员攻坚队”,硬是把8吨废弃混凝土“玩”出了新花样——1100块再生砖铺成300平方米的“会呼吸停车场”,让劳动教育在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中“破圈”。
在福建厦门外图书城,每个周五、周六晚上7点30分,人们总能看到一名中年人在给孩子们讲名著阅读。他叫杜文斌,是厦门市深田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从2009年6月开始,他坚持在这里给孩子和家长讲故事、讲阅读,已有近16年。
总之,“无围墙”设计为产学研融合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示范。然而,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仍然需要打破更多的隐形“围墙”,特别是在体制、文化和资源配置等层面。未来,高校应继续勇于创新,推动教育与产业、社会的深度融合,为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阅读并非纯粹消遣,需要输入动力支援。笔者自2016年起建立社群,邀约青年教师进行业余自主阅读,目前已汇集来自全国多地的近两百名教师,持续开展着“共读一本书”“共研一节课”“共创一个项目”等研修活动。如何保持持续阅读的动力?结合实践,笔者 ...
一个人走上教学工作岗位,并不必然具备强大的读书能力。根据笔者的观察,相当一部分教师读书能力有欠缺,需要开展读书的自我教育。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开展读书的自我教育、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率?笔者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提出六条建议。
过道旁,三五名学生正在进行开合跳“PK”赛;大厅里,不少学生在进行123木头人、顺序摸球等体育游戏;操场上,有人跳绳 ...
走进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福台小学的每一间教室,都会看见一台特殊的设备——手机支架,这是教师们自录常态课的“好助手”。 第一次自录课堂时,数学教研组组长朱琴有点紧张:“总觉得镜头像个冷冰冰的监视器,直到那天课后回放录像,才发现原来我讲得 ...
近来,一些地方要求高中学校恢复双休日制度,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教育部日前亦发布通知,公布河北、江苏、河南等地查处中小学违规办学行为的典型案例,并就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提出要求。通知明确将合理安排中小学生在校作息时间、充分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