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断裂的判定需要从两方面下手:(1)宏观上存在 塑性变形 ;(2)微观结构上存在韧窝。 在脆性断裂情况下,在局部也可能存在韧窝形貌,例如 疲劳断裂 的最后瞬断区域等。
这类断口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以明显看到 韧窝 (微坑),韧窝周围的白色脊线称为 撕裂棱 。韧窝的形成包含了微孔形成、长大和连结等过程。 韧窝的形成包含了微孔形成、长大和连结等过程。
材料的塑性的好坏,可以从韧窝的大小和形状来进行简单判断:又大又深的韧窝通常出现在塑性好的材料断口,而细密的韧窝通常出现在塑性稍差的材料断口上。
2021年1月21日 · 韧窝是材料在微区范围内塑性变形产生的显微空洞,经形核、长大、聚集,最后相互连接而导致断裂后,在断口表面所留下的痕迹。 虽然韧窝是延性断裂的微观特征,但不能仅仅据此就作出断裂属延性断裂的结论。
典型开裂方式和韧窝形状,右侧为拉长韧窝. 如果断口上少量区域出现韧窝,并不代表材料一定发生韧性断裂;因为在很多脆性断裂的情况下也会在微区出现塑性变形行成韧窝,所以大量区域出现的韧窝才能最终判断为韧性断裂。 扩展阅读:
高温拉伸后发现韧窝断口,一般书上均认为韧窝的形成机理为空洞聚集,即显微空洞生核、长大、聚集直至断裂,材料内部分离形成空洞,在滑移的作用下空洞逐渐长大并和其他空洞连接子啊一起就形成了韧窝状断口。
准解理 裂纹既具有解理断口的形貌特征,又具有韧性断口的形 貌特征(韧窝、撕裂棱),故其断口的微观形貌是介于 解理断口与韧性断口之间的一种断口形貌。
2021年2月3日 · 韧窝是材料在微区范围内塑性变形产生的显微空洞,经形核、长大、聚集,最后相互连接而导致断裂后,在断口表面所留下的痕迹。 虽然韧窝是延性断裂的微观特征,但不能仅仅据此就作出断裂属延性断裂的结论。
2016年5月7日 · 韧窝的形状主要由所受的应力状态所决定,一般可以出现三种不同形状的韧窝花样:正交韧窝、剪切韧窝、撕裂韧窝。 韧窝的大小包括平均直径和深度,用韧窝宽度和深度来度量。
微孔聚合型断裂形成的韧窝有三种: 1)拉伸型等轴状韧窝; 2)剪切型伸长韧窝; 3)拉伸撕裂型伸长韧窝。 正应力作用下,韧窝是等轴型的,而在剪切应力和弯曲应力的作用下,韧窝沿一定的方向伸长变形形成剪切韧窝和撕开韧窝。 断裂分类(韧窝) 分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