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kFAqShRrnkQMbH6NYLBYoJ3lq9s.png)
卡夫卡的文学地位为什么那么高,如何鉴赏他的作品? - 知乎
May 7, 2013 · 卡夫卡,出生于捷克布拉格,奥地利小说家,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 卡夫卡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主要
卡夫卡及其小说 - 知乎
卡夫卡成了美学、哲学、文学上争论的焦点。 1950一1958年出版了《卡夫卡全集》九卷本,但小说只是其中的一卷,是文学研究的对象。 《美国》是卡夫卡的第—部长篇小说,它作于19l2—1914年间,它的第—章以《火夫》为题在1913年发表过。
卡夫卡的正确阅读顺序? - 知乎
推荐读德国瓦根巴赫的《卡夫卡》,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不过书不太好找了。 3、接着读短篇小说,短篇小说结构相对完整,可以清晰地看到卡夫卡所面对的核心的文学主题,利于把握他作品的走向和内涵。再推短篇中的寓言,在我看来是其故事类创作中的精华。
《变形记》|卡夫卡的变形人生,暴君式家庭里的“最无助者”
卡夫卡被要求代管妹夫的工作,母亲惯用父亲的疾病和痛苦迫使卡夫卡屈从,而一向支持卡夫卡的小妹妹也选择倒戈转而支持母亲。 面对不喜欢的事情,卡夫卡表示自己只剩了两条出路,要么去妹夫的办公室,要么就从窗口跳下去。
卡夫卡书单推荐 - 知乎
卡夫卡作为“相当富有的父母的唯一的儿子”和公司法律处处长,一辈子生活在威压当中,其父是一名成功的商人,性格专横如暴君,对唯一幸存的长子卡夫卡寄予了莫大的希望,甚至逼其大学时放弃酷爱的文学专业,改修法律,影响笼罩其一生。
卡夫卡的《变形记》除了寓意以外,还有什么可以欣赏和把玩的地 …
“卡夫卡深知潜意识的荒诞与直接,虫子的意象在形式上迎合了这种怪诞。 而它不仅怪得吓人,并且罪孽深重。 它丑陋肮脏,行动迟缓,用厚厚的甲壳把自己包裹起来,永远无法与外界正常沟通——这是一个太典型的心理疾病患者。
如何评价卡夫卡? - 知乎
卡夫卡的家人从小就对他寄予厚望,本是犹太人,却将他送入了德国学校,这一定让他心中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因为犹太人是被德国人迫害的。 但他“他很文静,而且是微笑着的,把世界朝自己打开,而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让这个世界了解他”。
卡夫卡的小说在技术上有没有不足之处呢? - 知乎
卡夫卡的大部分短篇都会显得更像是随性而至的作品,而长篇小说在这方面体现得就更明显了,尤其是早年的《美国》。 不过我个人还挺喜欢《城堡》这种松散的写法…感觉是更自由和更能给人刺激的一种方式。
卡夫卡小说全集(书籍) - 知乎
卡夫卡是一个作家,不过我没看过他的作品。 看到这几个字让我想到的是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还有《挪威的森林》里一句著名的表白“喜欢你,就像喜欢春天的熊”。
为什么说,卡夫卡是现代文学的起点人物? - 知乎
卡夫卡 是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因为他的作品不去构建一个形而上的理想世界,如 雨果 的人《悲惨世界》,卡夫卡不去说明这世界应该更好,批判现实不够理想,而是去描述个人面对这个世界多么无助,而且个人无法完全理解这个世界,这其实和现代的物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