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泣名意指胃经体内经脉气血物质由本穴而出。 胃经属阳明经,阳明经多气多血,多气,即是多气态物,多血,血为受热后变为的红色液体,也就是既多液又多热。
2014年9月28日 · 【承泣穴名释义】 承,承受;泣,眼泪。穴在瞳孔下0.7寸,意指泣时泪下,穴处承受之,故名。 【承泣穴位位置图】 在面部,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瞳孔直下(图⑦)。 【图解承泣穴位的位置】 1.正坐位,直视前方,瞳孔直下0.7寸,下眼眶边上(图⑧)。
2015年1月16日 · 承泣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穴位。 别名. 鼷穴,面髎穴,溪穴. 名解 (1)承泣。承,受也。泣,泪也、水液也。承泣名意指胃经体内经脉气血物质由本穴而出。
承泣主要用于治疗眼及面部等疾患:如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近视、夜盲、眼睑 𥆧动、口眼 斜、头痛 眩晕,以及急慢性角膜炎、翼状胬肉、青光眼、白内障、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 。
专家推荐养眼功和用指按揉承泣穴,或转眼球对白内障、老花眼有治疗和预防作用。 承泣穴的位置:就是流眼泪掉下来的地方,平视眼球那个瞳孔的下方就是承泣穴,也就是眼框上有一个小坑。每天揉按36次,一秒一下,每天坚持,视力就不会下降。
承泣穴; 简 / 繁體: 承泣 / 承泣: 国际代码: ST1: 汉语拼音: Chéngqì: 所属经脉: 足陽明胃經: 定位; 瞳孔直下,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主治; 眼部疾病: 操作; 直刺0.3~0.7寸;不宜灸
承泣:承泣,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 。别名鼷穴、承先、谿穴、溪穴、鼠穴。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面部,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目正视,瞳孔直下。
承泣穴位依據《 針灸學 》經絡與穴位記載承泣穴位置在面部,瞳孔直下,當眼球與眶下緣之間為承泣穴位所在之處。 承泣穴隸屬於十四經穴中的 足陽明胃經 ,簡稱為胃經。
承,承接;泣,落淚。穴在目下,泣下則相承,故名。 【位置】
承,有接受的含意;泣,指哭出的泪水。 当人泣时,此处承受泪水,针此泪有收受之所,因名。 穴属足阳明;阳跷、任脉之所会, 是治疗目疾的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