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小名岧郎,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唐朝第十位皇帝,唐代宗李豫长子,母为睿真皇后沈氏。李适最初被封为奉节郡王。
唐德宗李 适 ( kuò ) [1] (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是唐代宗與睿真皇后所生长子,唐朝的第12任皇帝(除武则天以外),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在位,在位26年,享壽62岁。
唐德宗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唐代宗李豫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以外),在位二十六年(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 )。
2024年9月28日 · 唐德宗(公元742-805年),李适(kuò),别名德宗。 唐朝第十位皇帝,号为神武孝文皇帝。 唐代宗长子,母曰睿真皇太后沈氏。
版权所有 © 202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Copyrights © 2021 by Encyclopedia of China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20690号-4 京公网 ...
李适或许就是传说中的“逃亡”体质,建中四年(783年),像他小时候一样唐朝又爆发了“泾原兵变”,叛乱的泾原军占据长安,李适也像他小时候一样选择了“逃出生天”,就这么逃到了奉天(今陕西乾县)。
唐德宗李适(“适”,拼音:kuò),唐代宗与睿真皇后所生的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779年——805年在位)。帝諱适,代宗長子,天寶元年生。至德元年封奉節郡王,寶應元年五月進封魯王,八月徙封雍王,出鎮陝州。
唐德宗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唐朝第十位皇帝,李适在位前期,以强明自任,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用杨炎为相,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颇有一番中兴气象,
李适之(694年-747年),原名李昌,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秦安)人。 唐太宗李世民曾孙,恒山愍王李承乾之孙。 唐朝宗室、宰相、诗人。
2024年1月25日 · 李适(?—?),字子至,雍州万年(今陕西省 西安市)人,唐朝官员。 李适举 进士 ,初任猗氏 县尉 。 武则天 修《三教珠英》,以 李峤 、 张昌宗 为使,选取文学士参与,于是李适与王无竞、尹元凯、 富嘉谟 、 宋之问 、 沈佺期 、 阎朝隐 、 刘允济 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