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喉太阳鸟(学名:Aethopyga nipalensis):共有9个 亚种。 小型 鸟类, 雄鸟 体长13-15厘米、 雌鸟 10-12厘米。 雄鸟前额至后颈、颏和喉辉绿色,头侧黑色,颈侧和背暗红色,两肩、下背橄榄绿色,腰鲜黄色,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暗绿色,中央尾羽延长。
绿喉太阳鸟 Green-thriated Sunbird 绿喉太阳鸟是雄鸟:体型略大 (14厘米)的猩红、绿色及黄色的太阳鸟,尾长。 与蓝喉太阳鸟及火尾太阳鸟的区别在尾金属绿色且腹部灰色。 雌鸟:上体橄榄色,下体黯绿黄色渐至喉及颏的灰色,无黄色的腰,尾羽羽端白色。
剖析4—5月,8月,10—11月采自云南的9只鸟胃,除1只空胃外,其余胃内容物为甲虫(3次)、鞘翅目昆虫和其它昆虫(3次)、花叶(4次)。 绿喉太阳鸟是丛林中的小鸟,嗜食花蜜,体羽常附有花粉,对传播花粉繁荣树木有作用。
物种信息 中名 绿喉太阳鸟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名 太阳鸟科 Nectariniidae 拉丁名 Aethopyga nipalensis 描述 小型鸟类,雄鸟体长13-15厘米、 资源编码 21131113178 相关数据支持 标本库 标本图片库 生态图片库 标本号 馆名 标本馆 物种号 BNU20190060 北京师范大学 100077 BNU20190036 ...
识别 较大的太阳鸟。 雄鸟为深红色、绿色和黄色,尾羽长。 与蓝喉太阳鸟和火尾太阳鸟的区别为尾羽金属绿色且腹部灰色。 雌鸟上体橄榄色,下体暗黄绿色渐变为喉、颏部灰色,腰部无黄色,尾羽羽端白色。 与相似的太阳鸟雌鸟区别为尾部呈楔形。 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及印度东北部至中国西南、缅甸及印度支那。 分布状况:亚种koelzi不常见于喜马拉雅山脉的湿润山谷、西藏东南部、四川南部及西部和云南西部海拔1800~3600米的多苔藓森林。 习性:常光顾开花的矮树并大胆驱赶其他太阳鸟。 俗名: 1187# []
绿喉太阳鸟(学名: Aethopyga nipalensis,英文名:Green-tailed Sunbird)是太阳鸟科太阳鸟属的鸟类。 绿喉太阳鸟,所属动物界,属于太阳鸟类一种,在中国种群数量不丰富。 绿喉太阳鸟全长约140毫米。 雄鸟自前额至后颈以及颏和喉等均呈金属绿色。
特征描述: 全长97~146mm。 雄鸟的头顶至上背和喉及中央尾羽表面呈辉亮的金属绿色;下背暗红;腰鲜黄色;胸黄而杂以红色细纹。 亚种分布: 全世界共有9亚种 (Howard & Moore,1984),中国记录1亚种,云南有分布。
描述:雄鸟:体型略大 (14厘米)的猩红、绿色及黄色的太阳鸟,尾长。 与蓝喉太阳鸟及 火尾太阳鸟 的区别在尾金属绿色且腹部灰色。 雌鸟:上体橄榄色,下体黯绿黄色渐至喉及颏的灰色,无黄色的腰,尾羽羽端白色。 与相似的雌性太阳鸟的区别在尾为凸形。
绿喉太阳鸟(英文名:Green-tailed Sunbird,学名:Aethopyga nipalensis),是雀形目太阳鸟科太阳鸟属的鸟类。 在中国种群数量不丰富。 绿喉太阳鸟全长约140毫米。 雄鸟自前额至后颈以及颏和喉等均呈金属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