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垫”又称痔区,由中胚层发育而来,是痔现代概念的解剖生理学基础,齿状线以上部分被覆直肠黏膜,齿状线以下部分被覆肛管黏膜。 汉语将其译为肛门衬垫、肛管血管衬垫,通常称为肛垫。
肛垫下移学说: 在肛管的黏膜下有一层环状的由静脉 (或称静脉窦)、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的肛管血管垫,简称肛垫,起闭合肛管、节制排便作用。
2018年10月17日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肛肠科汪庆明 目前多数学者已确认肛垫就是肛管内局部增厚的粘膜及粘膜下组织。 排便后,肛垫又恢复血液充盈,重新闭合肛管,可以认为肛垫对肛门功能节制起到微调作用,柔软而又有弹性…
2023年4月26日 · 痔疮的生理原因主要有「静脉曲张」和「肛垫下移」两种学说,都与肛门受到压力有关。
肛垫下移学说力证,是因肛垫压力过大,充血而下移成为痔疮。 今天呢,肛泰君打算用另一种方式来揭开关于 【痔疮】 的真实面目。
2018年4月19日 · 肛垫又称“痔区”、“肛门衬垫”和“肛管血管衬垫”,通常称之为肛垫,肛垫是痔现代概念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正常人肛管和直肠末端的粘膜下都存在这种特殊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在胎儿时即形成,其功能是协助肛门的正常启闭,起调节排便的作用。
肛垫又称痔区,可以协助肛门的开放、闭合,可调节排便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肛垫附着在直肠肛管肌壁上,排便时受腹压增加,肛垫被推下,肛垫具有收缩功能,排便后缩回到肛管内。如果肛垫发生充血、肥大、松弛,弹性回缩作用降低,导致逐渐下移、脱垂,并造成静脉丛回流不畅、淤血 ...
肛垫是正常人体解剖的一部分,只有当它们发生异常时才会成为病理疾病。 [10] 正常 肛管 主要有三种主要肛垫。 [1] 它们位于左侧、右前侧和右后侧的位置。 [5] 肛垫并非由 动脉 或 静脉 组成,而是由被 竇狀微血管 、 结缔组织 和 平滑肌 组成的。
2023年11月5日 · 肛垫是人体的正常结构,实际上是在肛管的黏膜下的一层环状肛管血管垫,是由静脉、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所组成。 肛垫主要起到闭合肛管,节制排便的作用。
2023年3月30日 · 作用 肛垫被黏膜下肌肉和弹性纤维组织贴固在括约肌上。肛垫内动脉和静脉相互构成血管网,血液充盈时可维持肛门闭合。肛垫内有神经末梢,其中的感觉神经构成肛门内感受器,参与控制排便的功能。 [1]田淇第,陈爱武主著;赵少庭,付跃,肖健,范长久等参著.小针刀治疗肛肠病 [M].2019.7. [2]陈孝平,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