钿钗,是汉语词语,拼音是tián chāi,意思是为镶嵌宝石金属等的双脚或多脚首饰,现今钿钗一词多用于代指唐朝供养人壁画上妇女的发饰。 也有作钿钗礼衣所配发饰一解。
钿钗礼衣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指礼服及发髻上的金翠花钿,是唐代命妇礼服的一种。《武德令》有:皇后服有袆衣、鞠衣、钿钗礼衣三等。钿钗礼衣包括礼服及发髻上的金翠花钿,并以钿钗数 …
2019年5月29日 · 钿花, 起源于南朝宋,有红、绿、黄三种颜,以红色为最多,以金、银制成花形,蔽于发上,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一种首饰。形状除梅花状外,还有各式小鸟、小鱼、小鸭等, …
2024年1月3日 · 钿钗礼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类似于翟衣但无翟纹的大袖连裳,通常采用各种杂色;二是素纱中单;三是蔽膝;四是大带;五是革带及袜、舄等物。 这套服饰的构成明显与 …
2024年3月8日 · 一枚枚婉约精致的簪钗,传递着那个时代风雅朴素而富含文人气质的审美,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古代女性的浪漫与独特。 妇女节翩跹而至,我们借此重温女子的“簪钗之美”, …
中国古代女子的发饰,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 《食色里的传统》一书中,就有一章节专门讲述传统服饰,传统文化在衣冠首饰之间娓娓道来,颇为有趣。 今天小阿青就来与你一同 …
“钿钗礼衣”,听名字便能感受到那份精致与华丽。 根据《 武德令 》记载,钿钗礼衣分为三等,用以明确 内命妇 与外命妇的等级身份。 礼衣本身如同深衣制,大袖连裳,通用杂色。
钿钗为镶嵌宝石金属等的双脚或多脚首饰,现今钿钗一词多用于代指唐朝供养人壁画上妇女的发饰。 也有作钿钗礼衣所配发饰一解。 © 汉典
2019年11月24日 · 钿是古代妇女装饰发髻的象生花饰。 因其质料不同而名目繁多,以金制成称“金钿”;翠鸟羽制成曰“翠钿”;以金镶玉或珠宝制成名“宝钿”。 但又因无论何种质料均做为花卉 …
钿(diàn)钗礼衣是唐代宫廷女性的末等礼服,也是主要礼服之一,上至皇后及太子妃、下至末等官员妻女都可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