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药物分子与靶标之间相互作用强度的方法有很多,包括nmr(核磁共振)、mst(微量热泳动)、itc(等温滴定量热)、 荧光偏振 以及我们要介绍的spr, 表面等离子共振 技术。
表面等离子共振(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简称SPR) 技术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发展而来的新型分析技术。 是指光在棱镜与金属膜表面上发生全反射现象时,形成消逝波进入到光疏介质中,而在介质(假设为贵重金属)中…
2024年1月31日 · SPR,即表面等离子共振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简单来说,它通过检测生物传感芯片上配位体与分析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进而探测物质的性质和结构。通过这一技术,我们能够实时、精准地分析样品中的分子、蛋白质、DNA 等各类有机、无机物质,为科研 ...
2025年1月2日 ·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原理: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原理,分子结合和解离过程中传感芯片表面分子质量发生变化,共振角(即 SPR 角)就会随之发生变化,通过检测共振角的变化就可以检测分子间结合过程并计算出结合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technology,SPR)是上个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以生物传感芯片(biosensor chip)为中心的一种新技术。此后人们开始研究用各种方法改进SPR的性能、简化仪器系统,并试图用SPR技术测量不同的生化物质,测试范围包括:
2024年11月5日 ·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是一种先进的分析技术,它基于物理光学原理,通过检测金属表面等离子体与入射光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共振现象,来获取分子间相互作用等关键信息,这一原理是其强大分析能力的核心。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英文简写SPR,是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其应用SPR原理检测生物传感芯片(biosensor chip)上配位体与分析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Interaction A nalysis B etween Protein and Small M olecular U sing SPR Technology . Cytiva . 摘要:利用 Biacore S200 . 系统和 CM5 芯片检测小分子与蛋白结合的动力学和亲和力 数据。本实验使用的小分子分子量为400,蛋白分子量为 20kD。 关键词: 蛋白质,小分子,相互作 …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是一种强大的生物分析工具,它能够实时监测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如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小分子、蛋白质-核酸等。解读spr实验数据时,通常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查看我们的 Biacore 表面等离子共振 (SPR) 系统. 什么是SPR表面等离子共振? 您可以通过SPR表面等离子共振实时分析分子相互作用。 当偏振光在两种介质之间的界面处撞击导电表面时,就会引发 SPR 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