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kFAqShRrnkQMbH6NYLBYoJ3lq9s.png)
编磬(古代汉民族打击乐器)_百度百科
金钟嘉磬、王室辉煌, 编磬是古代一种石制击打乐器,从春秋发展到战国时期,进入编磬的高峰期。 到了汉代,编磬逐渐走向衰落,王室贵族死后随葬乐器的礼俗也渐渐衰落,因而,汉代的编磬出土很少。
编磬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编磬是源於中国的一种打击乐器,起源于鲁, [來源請求] 由石或玉做成「磬」,十六面「磬」編為一组。 除可演奏出具有 十二正律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的 音色 外,另有四个 半音 。
磬(古代乐器)_百度百科
按照使用场所和演奏方式,磬可以分为特磬和编磬两种:特磬是皇帝祭祀天地和祖先时演奏的乐器;编磬是若干个磬编成一组,挂在木架上演奏,主要用于宫廷音乐。
编铙 - 百度百科
编铙盛行于商代,是中国古代军队中所用乐器之一,可手持或植于座上演奏,商代的铙为青铜铸造,外形似倒置的钟,体小而短阔,下有中空短柄,装入木桶柄后可执,以棰敲击当口方形鼓起处而鸣。
古乐鉴赏 | 古代打击乐器——编磬 - 搜狐
2017年11月2日 · 编磬就是把若干只磬排成一组,每磬发出不同的音色,可以演奏旋律。 早在三千年前人们就用磬石制成“编磬”,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对外播出的“东方红”就是用编磬演奏的。
编磬 | 中国民族乐器数字博物馆 - uinstrument.net
编磬是中国古代打击乐器,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石制或玉制的磬,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多用于宫廷 雅乐 或盛大祭典。
编磬 - 搜狗百科
2024年12月19日 · 编磬为古代乐器一种,用石或玉制作,十六面一组。 它的音色,除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等十二正律外,又加四个半音,演
编磬,编磬概览|发源以及历史|曲谱大全|名家|作品欣赏_民族乐器网
编磬(拼音:Biānqìng),是汉民族古代打击乐器之一,多用于宫廷雅乐或盛大祭典。 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石制或玉制的磬,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兽首编磬 - 故宫博物院
编磬是由若干只磬排成一组,每枚磬发出高低不同的音响,可以演奏乐曲。 在宫廷雅乐或盛大祭典上,编磬与钟密切配合演奏,其音响效应“近之则钟声亮,远之则磬声彰”。
编磬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zh.wikipedia.org
2023年5月19日 · 编磬是源于中国的一种打击乐器,起源于鲁, [来源请求] 由石或玉做成“磬”,十六面“磬”编为一组。 除可演奏出具有 十二正律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的 音色 外,另有四个 半音 。